当前位置:首页>>本所简讯

如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兜里钱多的往外蹦?

爸妈天天去听投资讲座劝不住?

以为投资理财了,警察叔叔却说我被骗了?

岳屾山律师来教你如何识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陷阱,附送四招维权。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传统式的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的做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家的理财需求,越来越多人会选择将存款进行投资以实现保值和增值。

与此同时,以投资返利为名义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后血本无归的新闻却时有发生,面对这些新闻事件,大家难免会产生如下疑问:本来好好的投资理财怎么就变成了坑呢?作为老百姓,如何擦亮双眼甄别投资陷阱?如果不幸入坑,又该怎么维权?

首先,先给大家介绍几个情景。
情景一:你去银行办理存储业务时,大厅或者银行门口,可能会看见身着西装挂着工牌自称业务员的人,他们拿着各种投资理财的宣传资料,跟你说:把钱存到银行不如把钱投资到某某项目中,只要投入10万元,每月返息2000元,半年之后返本,这样你半年就能净赚12000元,岂不是很划算?
情景二:小区里,一群退休的老同志正在晒太阳聊天,又是一位自称业务员的人拿着宣传资料来搭话,告诉大家他们在做公益,有免费的投资理财讲座,可以去听听,还有礼品拿。只要你去了,就会被理财老师天花乱坠的讲授所吸引,最终糊里糊涂就委托他们理财了,承诺10万元的投资,半年的期间,保证你能拿回12000元的收益和本金。
情景三:你可能听朋友、同事甚至家人介绍,他最近投资入股了一家公司,每个月都能拿到分红,入股10万元,每月能分红2000元,随时可以提现和赎回本金。
以上这些大家很熟悉的场景,其实都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的常用套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如果具备这四个条件,有可能就构成犯罪了。
在此基础上,行为人常以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等。
当然,该罪也有相应的入罪标准。如果是个人犯罪,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或者对象30人以上的;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即达到入罪标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单位犯罪,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对象在150人以上的;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则达到入罪标准。
关于处罚方式,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而如果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上述行为的,则还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如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比如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比如携带集资款逃匿的等等,就有可能会构成集资诈骗。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即达到入罪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可以初步识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的表现特征。那么,如果已经不幸陷入了这种陷阱,对方没有按照承诺约定的付息、付分红等,也不偿还本金的,应当如何维权呢?
第一步,建议大家要保留好证据,如果签订的是纸质合同,领取了纸质的宣传资料的,那么应当留存这些合同和宣传资料的原件;如果是通过手机APP等网络平台进行投资的,最好是到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同时将自己银行转款记录进行打印,统计自己的资金投入和返还情况。
第二步,与自己投资的平台或者公司或者个人进行协商,要求返还本金,建议沟通时能同步录音并留存。
第三步,从民事角度讲,如果自己还不能判断对方是否属于非法集资,但对方拒绝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资金支付义务,可以依据双方签订的合同以及转账记录等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这时案件可能会有两种走向:第一种,如果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属于民事纠纷,那么会依法作出民事判决,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判决义务的,我们就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第二种,如果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涉嫌犯罪的,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就会驳回起诉同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侦查,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最后,从刑事角度讲,如果自己可以判断对方属于非法集资行为,我们就可以直接将上述的证据材料提交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综上,我们通过情景的假设和法律分析为大家介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相关情况,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注意甄别,不要轻易被高回报率、低风险的承诺蛊惑。
如果不幸中招,也不要着急上火,注意保存证据,依法维权。虽然实践中如果案件最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时间会比较长,并且最终也不一定会拿回全部的款项,但是我们能做的是及时止损,不要越陷越深。
总之,要相信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去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理财活动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