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央视特约评论员岳屾山律师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采访,就未成年人网络高额消费为何频发?责任在谁?发表新闻时评。
新闻背景
最近,媒体报道了多起孩子为玩网游或打赏主播瞒着家长用手机进行高额充值的案例。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纠纷频发,退款一波三折。钱能否追回?退款有哪些困难?六项举措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规定详细具体,但实际如何执行?
01
钱能否追回?退款有哪些困难?
岳屾山律师指出,首先要明确的是,未成年人所做的民事行为需要经过其法定代理人,一般来讲是父母,同意或者追认才视为有效。一般来讲,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全由父母来代理,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只可以做跟他智力相关或者相匹配的行为,其它的行为还是需要经过父母或者说监护人的同意才视为有效。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当未成年人实施了和他的智力、年龄等不相匹配的消费行为时父母不同意也没有进行追认,理论上来讲,是可以把钱要回来的,也就是说这种消费行为是无效的。但这其中困难很多,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怎么能够证明手机背后的消费者是未成年人,如果能够证明这一点,那么要回钱的难度就小很多了。
目前能知道的是通过手机在游戏里进行消费,很难认定这笔消费是否是未成年人使用父母的手机。但是刚才视频里网络游戏公司也提到他们有相应的审核和监管,而且国家也有相应的规定,对于这种网络游戏公司,如果不适合未成年人玩的话,是不能让未成年人接触的,有一些还应该进行防沉迷等等设置。
02
追回有法律依据 但举证有障碍
岳屾山律师认为,追回钱时需要区别这个游戏是适合成年人玩还是适合未成年人玩,如果开发的游戏本身就是未成年人喜欢玩的游戏,然后再说用手机花了钱不能证明是未成年人花的,这种说法可能有失偏颇。所以可以通过司法判例的方式,或者在司法审判过程当中确立好标准和原则,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时,还会遇到 谁主张谁举证证明不了是未成年人消费的时候该怎么办的问题,难道这钱就真的没法退吗?这个显然不应该是我们应该形成的共识,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讲,我们需要确定好相应的规则来证明游戏里的消费是否是未成年人实施的,而不仅仅说只要输入密码就不能退。有的家庭可能会装摄像头,监控视频里会显示游戏到底是不是孩子玩的,或者从手机的登陆IP等等,其实都可以查出来游戏是父母玩的还是孩子玩的。所以困难虽然多,但还是可以想办法去解决。
03
未成年人网络高额消费 谁有责任
岳屾山律师认为,其实父母应该是有责任的,首先一个未成年人,他的认知、智力和他对他所做行为的后果,可能并不是很清楚,而且对于这种大额消费他可能也没有什么概念,所以造成这些熊孩子直接就把钱就给花出去了,但其实熊孩子背后一定是会有熊父母的,父母可能没有尽到监护职责。作为监护人不仅仅是给吃给穿,照顾好就行了,而是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其中就包括金钱上的教育和消费上的教育;包括自己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来避免未成年人因为不懂而实施的某些行为。如果家长平时自己玩游戏,孩子看见到之后模仿他买虚拟币或者模仿他进行打赏等等,这时还可以说家长的责任不重或者说家长没责任吗?其实家长的责任才是首要的责任,作为家长不仅要管好自己,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做这些事情。
另外为了吸引未成年人的关注,平台或者游戏公司,可能会做出一些倾向性、引诱性、引导性的设计。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拍拍自己的良心,想想这些设计到底合不合时宜、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希望相关部门严查这些诱导或误导未成年人进行消费的网络平台和游戏公司。
04
规定详细具体 实际如何执行
岳屾山律师认为,如果游戏平台真的想区分充值的人是否是未成年人,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因为现在的技术已经很发达了。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人脸识别,或者用身份证件的识别进行相应的匹配。但是其实部分平台可能不愿意去用这样的手段,因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比如说规定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一个月只能充400块钱,我相信有些游戏公司或平台可能就接受不了,因为这样会让他们的收入大幅下跌。
05
规定详细具体 实际如何执行
岳屾山律师提出,既然已经有规定了,那么监管部门就一定要履行好监管职责,一定要盯死这些平台和游戏公司把这些事情落实下去,如果说没有按照这些规定来执行,那么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处罚才能加大他们的违法成本,从而真正的执行这个国家规定。
从优秀走向卓越!